对口支援进南疆,上海“职教人”深入喀什开展送教上门 | 上海教育传媒网

记者 | 刘时玉


服装工艺项目教学、PE管焊接培训、学前专业教学教法与实习实训项目培训、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培训……10月底至本月中旬,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等沪喀联盟上海成员校的教师和相关企业专家、职教社成员共汇南疆,走进喀什地区展开了服装专业、汽修专业、燃气专业、学前专业、班主任培训、德育师资送教上门等交流活动。



据了解,活动希望通过送教上门的方式,提升上海对口支援及喀什地区职校相关专业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并在校企合作、技能大赛、就业创业、德育管理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对口帮扶送温情,群益教师团分批入喀传经验



10月29日至11月3日,群益职校副校长李海燕带领服装专业骨干教师谢国安、赵立以及相关企业专家率先走进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及泽普二中、泽普六中等学校展开送教上门活动。


四天的授课期间,老师们主要围绕“服装工艺与样纸”课题展开教学。谢国安老师分别从男西裤面料剪裁、辅料配置、斜袋工艺、后袋工艺、门襟工艺、装腰工艺、整烫技术等方面展开授课;赵立老师从富怡CAD安装、CAD软件功能使用讲解、结构制图、样板制作等方面展开讲解。



李海燕校长还参观了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听取德育实践课并开展评课,与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们展开良好的德育交流;1日上午,李校长还面向泽普二中德育管理干部召开行为德育专题讲座,传递先进德育经验,与教师形成了良好互动,并对此次送教上门活动进行了总结。


此外,自4日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特聘专家、上海市医药学校的顾平老师和群益职校副校长孙晓飞带领的学前教育专业名师与骨干教师宋彩虹、张艳娟、杨明走进喀什,开启了又一批次送教上门活动。



宋彩虹老师从学前专业幼儿心理课程和舞蹈课程两方面为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前专业任课教师带来课堂示范教学与教法研讨;顾平老师从课程建设和说课评课两方面为教育艺术系教师展开专题讲座;张艳娟老师就学生实习组织管理经验展开分享,并通过幼儿园游戏课程的课堂示范教学与老师们进行了研讨交流;杨明老师就幼儿卫生保健实训项目的操作技能为学前专业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同时还为学前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学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专题讲座,使职院师生都受益匪浅。




结对送教助发展,上海职教群情牵南疆共聚力



本次沪喀联盟大会召开期间,还有来自上海的多家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团队协同行业协会、企业专家走入喀什,从更多元的维度为喀什带来专业帮扶。


10月30日至11月5日,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及上海市燃气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行企专家一行5人组成联盟工作组,走入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燃气专业开展帮扶共建工作。


据了解,工作组就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城市燃气输配与应用专业在当地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可行性进行联合调研与方案拟定工作,对2020年专业建设方案申报进行联合教研活动,并开展了PE管焊接职业技能培训送教上门项目。



7日晚上,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交通学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牵头汽车专业分会组织召开了构建喀什地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工作研讨会。会上,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交通学校)院(校)长徐辉,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陶巍,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培训规划经理李响,上海青浦汽车检测维修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洪德等就职教帮扶、脱贫攻坚,构建喀什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现代学徒、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工作展开研讨和交流。将进一步推进落实专业“软件”建设,讨论分析如何在喀什当地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提升当地师资教育教学能力。



次日,徐辉院(校)长协同行业协会及企业一行先后赴莎车县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巴楚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深入开展援建工作,在取得原有成绩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调研,了解当地职教需求,找到差距,精准对接,采用“组团援疆项目制,理实一体模块化”的职教援建方式,进一步做实对口支援、帮困扶贫工作。



9日,由上海中职班主任培训基地主持人张勤,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主持人杨春平,中华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办主任施晓燕,上海市中职班主任培训基地讲师孔令源,上海市中职班主任培训基地导师季蓉芳、巴利娜、杨钧,“博雅”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宋庆华等一行人组成的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培训班送教专家组展开了将为期4日的培训课程。专家组通过“解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班主任工作的启发”“正面管教实战运用”“突发事件处理”“思维导图训练”等送教课程,旨在培养喀什职校班主任设计主题课程的能力,提升解决难点问题的能力,提升班主任建班育人的基本功。



据联盟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各职业技术学校在今年沪喀联盟大会召开期间形成的“一校牵头、多校聚力”的职教帮扶格局,再次聚焦为喀什地区职业技术学校解决实际难题,增进了两地教育事业的交往、交流、交融,为喀什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了“上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