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界大咖对话,上海百名园长迎来“特殊一课” | 上海教育传媒网

记者 | 任朝霞


10月24日至25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参加上海市幼儿园园长研修班的100位园长,迎来了特殊的“最后一课”——与国内外著名的教育专家同台交流,进行思想碰撞。



两天的时间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童世骏、芬兰奥卢大学教授埃拉·埃斯特拉(Eila  Estola)、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郭凤宜(Fengyi Kuo)、儿童心理学之父皮亚杰的门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艾林诺·达科沃斯(Eleanor Duckworth)、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季湄,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教授丹尼尔·帕尔姆(Daniel Palm)等诸多学界大咖围绕学前教育的前沿话题作主旨演讲,10位园长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研修成果。




童世骏教授以“从教育理念变化看新中国的发展”为题,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理念发展变化过程,结合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从教育与新中国各方面发展息息相关、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不断提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任重道远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诠释。



芬兰奥卢大学学前教育教授Eila Estola以公平、质量、照顾三个关键词为核心,介绍了芬兰学前教育管理实践、课程活动、园本教学以及家园互动的情况。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Fengyi Kuo教授从感统概念、感统与儿童早期发展关系、感官系统及唤醒水平、感统失调及鉴别、相关评估-强化-干预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训教结合、医教结合、普特融合等教育理念。



艾林诺·达科沃斯( Eleanor Duckworth)教授的重要理念是教学即儿童研究。她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基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她认为每一个孩童都乐于思考,不用告诉孩童应该怎么做而是引导、激发他们的思考。李季湄教授对 Eleanor Duckworth的理论颇为推崇,她指出教育、教学的本质是研究儿童、解构儿童、理解儿童促进他们成长。李教授引用其《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集》一书中的观点“智力发展的本质是精彩观念的诞生”,进一步强调了学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与科研的过程中要牢记教育教学的灵魂和核心。


丹尼尔·帕尔姆(Daniel Palm)教授就教育与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作了全面的阐释。他认为,教育机会的获得意味着更多的成长机会,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对社会、教育体系和世界产生积极和持久的影响。


园长们的课题研究则来自于近年来在工作岗位开展改革和实践的积累,主要包括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演绎技巧的研究、关于教师应对幼儿饮食问题行为的研究、示范与直观感受对小班幼儿美术表现力影响效果的研究等。


据悉,天华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近年来在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应用型本科试点、重大内涵科研建设等项目和上海市教师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该校“新时代卓越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一流专业建设”,获批上海市教委一流本科引领建设重点立项。此次园长研修班是天华学院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上海托幼服务事业向“幼有善育”提升的一项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