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不只是低龄儿童阅读专利,在不同年龄段,绘本有不同打开方式 | 上海教育传媒网


许多家长知道,绘本对于孩子的成长好处多多,时至今日,“绘本阅读”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已不再陌生,一些热门绘本也成为很多家庭书架上的必备书目。


不过,你真的知道怎么用好绘本吗?


在不少家长眼中,绘本就是给低龄儿童看的,其实小到托幼阶段,大到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从绘本中汲取不同的营养。而对于不少孩子头疼的写作,绘本阅读也是一剂良方。


关于绘本阅读,拥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语文教师纪蓓旎有话要说,纪老师曾先后在上海的公办学校、国际学校执教,如今,已成为一名自由教师的纪蓓旎致力于将绘本引入自己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在“轻轻家教”等平台上,纪蓓旎都是人气教师,在她的学生中,年龄跨度从幼儿园到临近中考阶段,纪蓓旎都会用到绘本进行教学,只不过,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绘本也有不同的“打开方式”。


纪蓓旎老师


纪蓓旎老师致力于将绘本引入自己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中



同一本绘本 不同年龄段读法不同


对于低幼儿童阅读启蒙而言,绘本教学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培养阅读兴趣的方式。不过,在纪蓓旎看来,很多家长有个认识上的误区,觉得绘本只是给低幼年龄段小朋友看的,其实绘本从不同的年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效果。


“虽然绘本的文字少,有些甚至是无字绘本,但它要呈现的内容其实并不简单。” 纪蓓旎举了一个例子:


比如,绘本《蜉蝣的一天》讲述的是蜉蝣的生命只有一天,朝生暮死,这一天也就是她的一生。如果低幼年龄段的儿童读这本绘本,他接受的信息可能只是流于表面的。如果稍大一点的孩子阅读,就要涉及到生命的话题。


“同样的绘本可以给低年级和高年级看,但是他们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因此,父母和他们交流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



纪蓓旎会为不同年龄的孩子去选不同的绘本,或者用同一本绘本给不同年龄段孩子看,她发现他们理解和欣赏的角度不同。


她曾让小学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孩子都读了《勇气》这本绘本,在读完绘本后,让孩子们写下自己对于“勇气”的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活积累不同,对于“勇气”的理解程度也很不相同。其中,就有不少孩子的解读让纪老师眼前一亮,细品质朴的话语,蕴含着哲理的巧思。“绘本阅读也是打开孩子思路,呵护他们想象力、诗性的好方法。”







那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阅读绘本,父母应该分别引导他关注哪些方面?


纪蓓旎表示,具体而言,对于低幼年龄段的孩子而言,阅读绘本应注重画面本身,通过看画面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比如,让他自己说一说,从画面上看到了哪些东西?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段的孩子而言,就不光要观察画面本身,还要引导他思考画面背后的东西,比如,让他想一想产生这幅画面的背景、原因等;

对于初中以及年龄更大的学生而言,他们就要去体会整本绘本蕴含的内涵。


绘本如何成为助力阅读写作的法宝?


在纪蓓旎开设的阅读写作课程中,绘本是她的一大教学法宝。其实,在家庭亲子阅读中,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用绘本进行阅读与写作的引导。


  • 用好无字绘本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无字绘本是很好的看图说话、写话的素材。纪蓓旎曾带领学生阅读《大卫的故事》系列绘本,让孩子读了绘本后,先通过讲述的方式打开思路,然后试着用“小绘本”的形式自己完成一篇习作。


绘本的画面蕴藏着丰富的细节,对于提升孩子的观察力有很大的帮助。比如,纪老师在带领学生读《大卫惹麻烦》这本绘本时,学生看到的一幅画面是,大卫在家中浴缸里放满了水和自己心爱的玩具,结果水都溢了出来,把浴室弄得一团糟。纪老师让大家分析大卫惹麻烦的原因,很多孩子说是大卫喜欢玩水,但有一个细心的孩子就发现,画面里的大卫戴着一副潜水镜,他就总结,可能是大卫想在家中体验一下潜水的感觉。


在阅读无字绘本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留意画面中的种种细节,帮助孩子学会观察。


对于刚读完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还处在写作的准备期。因此,培养他们尽可能用心、用眼去观察,尽可能地去想象并表达出来。


在读完绘本《大卫上学去》后,孩子用“小绘本”的形式进行写作练习


当然,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而言,绘本写话的练习也可以有层级递进。比如,一年级的孩子可以侧重单幅图的观察、写话练习,到了二年级,便可以让孩子尝试多幅画写话,引导他读懂前后画面的逻辑关系,锻炼他的思维能力。


  • 读绘本 家长要跟着孩子走


纪蓓旎表示,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要牢记的一个理念是,阅读绘本,家长要跟着孩子走!


绘本的画面是定格的,但背后的想象空间很大,“其实很多时候,大人不一定能读懂绘本。成人的思维有太多的局限和束缚,孩子的思维要发散很多。” 纪蓓旎表示,在交流过程中,家长不要轻易去否定孩子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而是要鼓励孩子说出他看到的、想到的,或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羞于表达,背后可能是对于孩子一些不同想法的否定和打压。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了。


绘本滋养的写作:
把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


很多孩子说看到写作头疼,不知道写什么。在纪蓓旎的课上,孩子们在吃透了一本绘本或一篇阅读素材后,她会隔周布置相关的写作,而这个写作是和绘本故事相关的,让他们进行一些改编或者拓展,她发现,孩子们对这样的写作任务非但不抵触还很感兴趣,会互相比较谁的故事更好。


纪蓓旎表示,她希望孩子能够通过绘本阅读让自己的写作语言变得生动有趣,打破刻板的所谓“应试”套路。“很多孩子追求写作的素材要‘有意义’,我更强调的是先写得‘有意思’。”


她举了一个例子,她曾经让孩子写一篇《我做错了》,很多孩子的第一反应竟然都是某次考试没考好,哪道题做错了。其实,如果孩子们写写他们生活中调皮捣蛋的那些事,会显得更有真情实感。在她带领孩子们读完《大卫的故事》系列绘本后,很多孩子的思路就打开了,他们意识到,大卫身上的很多事其实也曾发生在自己生活中,原来身边的这些小事就是鲜活的写作素材。


对于父母而言,在绘本阅读以及日常交流的过程中,不妨帮助孩子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那些小亮点。对于孩子而言,可能会忽略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这就要求家长做个留心观察生活的人,引导他做一些生活记录。


在纪蓓旎看来,每个孩子都能从绘本阅读中汲取养分。就在最近,热心公益的纪蓓旎参与了由“轻轻家教”发起的公益支教活动,通过在线平台和河南当地一所乡村小学的孩子们进行教学互动。一堂堂绘本阅读课给这些孩子们带去了成长的陪伴。“孩子们在读了《勇气》这本绘本后改变非常大,他们对勇气这个主题也有很多思考。虽然作业里还有错别字和病句,但是他们已经能够勇敢地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



最后,纪老师也为家长们推荐了一些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亲子阅读的绘本,供各位家长参考。当然,纪老师也强调,绘本的选择还是要关注孩子自身的兴趣所在。



推荐亲子阅读书目


0—3岁:


《好饿的毛毛虫》、《月亮的味道》、《月亮你好吗》、《噼里啪啦》系列、《阿罗有支彩色笔》、《可爱的鼠小弟》系列、《亲爱的小鱼》、《儿童的季节》、《大卫不可以》、《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亲爱的小鱼》


3—6岁:


《奥莉薇》系列、《和甘伯伯去游河》、《和甘伯伯去兜风》、《麻雀幼儿园》、《蚯蚓的日记》、《好朋友》、《小黑鱼》、《第五个》、《我想有只宠物》、《大卫惹麻烦》、《大卫上学去》、《大卫的圣诞节》、《猜猜我有多爱你》、《不睡觉世界冠军》、《糟糕,身上长条纹了》、《你喜欢》、《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睡觉去,小怪物》


6—8岁(训练写作和仿写):


无字书:


《大拇指无字故事书》系列、《青蛙与男孩》系列、《波罗历险记》、《波罗的故事书》


绘本:


《我爸爸》、《我妈妈》、《我哥哥》、《不要告诉别人》、《獾的礼物》、《宫西达也恐龙系列》、《暖暖心绘本》系列、《艾特和赛娜鼠》系列、《贝贝熊系列丛书》、《有一天》、《14只老鼠》系列


8—12岁:


《小多人文科学阅读系列读本》、《探索百科》、《小淘气尼古拉绝版故事》、《西顿动物记》、《加斯东,问个不停的小孩》系列、《蜉蝣的一天》、《丁丁历险记》系列、《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阁楼上的光》、《一只会开枪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