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之腾
9月28日上午,上海开放大学与上海市民政局合作举办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新生开学典礼在上海开放大学举行。作为全市首个面向一线在岗的养老护理员开办的养老本科专业,今年首届招收324名新生,其中,全国劳模朱春南、上海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小勤等多位“明星学员”引人注目,彰显该专业的强大吸引力和上海养老服务的提质升级。
全市首个,19.5%的学生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上海开放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是目前全市首个面向一线在岗的养老护理员开办的养老本科专业(专升本)。在今年首届招收的324名新生中,超过60%的学生目前全职从事养老服务相关工作,40%的学生具备5年以上养老服务或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并持有养老护理员类证书。学生平均年龄36周岁,超过80%集中在29到49岁区间,中青年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0岁。2025年度全国劳模、上海开放大学家政专业毕业生朱春南,2024年上海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25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上海开放大学家政专业毕业生张小勤也在其中。首届新生中,19.5%已经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还有3位是硕士研究生。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叶霖霖表示,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他希望上海开放大学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类专业建设,稳步扩大培养规模,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相衔接,通过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专业化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
八年积累,“深化专业素养”接力传承
上海开放大学是全市首个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的高校,于2017年首次招收专科学员299名,主要来自全市158家养老服务机构的一线从业人员,他们也是上海首批养老服务专业的大专生。8年来招生、教学从未间断,至今已经累计有3366名学员就读该专业,1613名学员顺利毕业获得大专学历。近两年来,学校集中组织学生报考“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三级证书,已培养了97名持三级(高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合格率达到60%。此外,还有27名学生获得养老护理员技师(二级)证书。目前,“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已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名称更名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2023年开始,上海开放大学积极筹备本科专业的建设与申报,并于2024年成功获批。在连续招收8年专科生的基础上,今年秋季,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首度开设“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娄国剑表示,八年前,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开放大学携手开办养老服务管理专科班,1000多名毕业生把专业知识带回岗位。他们中,有人成长为养老机构管理者,更有人带领团队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本科班的启动,正是对“深化专业素养”的接力传承。他希望学员们努力学习,争取做专业精进的攀登者、温度服务的践行者和事业创新的开拓者。
产教融合,“学历提升+岗位成长”双轮驱动
上海开放大学是全市唯一同时开设家政、养老专业的高校。学校聚焦民生服务人才培养,重点布局民生类专业建设,从2022年开始筹建并于2024年正式组建成立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专本衔接、跨专业融合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形成。
据悉,“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以促进养老服务在岗人员专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立足职业后成人继续教育,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和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办学,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适需人才。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77.62万人,占总人口的37.6%;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6.00万人,占总人口的5.6%。当前,上海正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对高质量、专业化、多层次养老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社会不仅需要更多有爱心、有情怀的护理员,更需要一大批既懂一线实操、又精通管理运营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领军人才。
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闵辉表示,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服务于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上海开放大学与市民政局的合作,正是为了回应这一时代呼唤,肩负起大学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学校将构建“适需好用”的课程体系,配备“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实施“弹性灵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坚实的学习支持和保障。通过精心培育,让更多学生成为未来养老事业的创新者和引领者。
开学典礼上,2025级新生陈晨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全体新生还举行了庄重的入学宣誓环节。作为新生一员,上海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25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张小勤,在随后的学习分享环节中,以“27张证书背后的温暖守护”为题分享了她学习和养老服务的生动故事,鼓励全体学员终身学习、不断前行,引来现场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