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教融合推动农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第六季“伟大工程”示范党课在农林学院开讲 | 上海教育传媒网

作者 | 赵婷婷

图片由学校提供

 

“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5月8日,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第六季“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之“尚农乐耕 生生不息——产教融合赋能都市现代农业新发展”主题党课在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此次示范党课综合运用讲、谈、演、做多类型表现形式,生动展示了学校在教育强国、农业强国建设新征程上的新担当、新作为,引领激励广大师生传承弘扬“尚农乐耕、生生不息”的校训精神,深耕农业职业教育,为强农兴农事业贡献职教力量、发出职教强音。


活动现场


本次示范党课紧扣“产教融合赋能都市现代农业新发展”主题,通过微党课、TED演讲、情景短剧、访谈党课、志愿者展示、主题朗诵等形式演绎了农林职业教育在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担当与使命,展示了党建引领下农业职教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成果与启示,展示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


“脚踏实地把产教融合做实做深,坚持创新服务都市现代农业,是这个时代赋予上农人的光荣使命。”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蔡红在导课中,以优秀校友与母校合作在种业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中的坚持与传承、临港菁英班产教融合实践启示和优秀毕业生坚持不懈最终获得卓越成就等三个故事切入,生动地诠释了产教融合是一种教育改革理念,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手段。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硬科技,更需要像百子莲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这样的软温度。左手握得了试管,右手捏得了泥土,对土地饱含深情,这正是新时代上农人的画像。同学们,每粒种子都在承载着希望,每一次创新都在重塑农业的未来。”在“花卉产业与乡村振兴——做‘四有’上农人”现场课堂,上海市首届思政教学设计特等奖获得者、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张琰,鲜活地展现了“有初心、有农心、有匠心、有匠才”“四有”上农人育人理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的场景。


情景短剧


而从这个课堂中走出的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花艺项目优胜奖获得者、“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校友杨灵芝,她的故事在情景短剧“青春在磨砺中绽放光彩”中让广大学生真切感受到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在访谈党课“社会服务,我是先锋”中,智慧农业工程系副主任王妍、上农科技服务队杨平、援疆教师熊昭娣讲述了他们分别在打造的“技术下沉+精准赋能”社会服务矩阵、三次赴青海果洛州进行农作物种植技术帮扶的经历、在喀什莎车县援疆的五百多个日夜的点滴故事,生动展现了上农人以服务“三农”事业为己任,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生动实践。


活动现场


由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带来的情景党课“破茧成蝶翱翔蓝湾”,生动地演绎了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产教联合体发挥党建的引领力、聚合力、战斗力,让教育培养人才、人才驱动创新、创新反哺教育的创新实践。师生共同带来的主题朗诵,全面展示了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关键办学能力提升的探索实践,表达了上农人躬耕沃土践初心、产教融创铸匠魂的坚定信念。


最后的集体过政治生日、重读入党申请书、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党员回望入党心路,进一步坚定入党初心,在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路上,立足岗位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谊在结课中向全体上农人发出号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服务乡村振兴贡献上农力量,立足产业,开拓创新,为提升人才质量探索培养模式,初心如磐,深耕沃土,为承接“三农”事业提供不竭动力,持续深化都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不断以产教融合推动农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争做新时代农业高校兴农强国的先锋。


启动仪式


第三十八届“上农之春”文化科技节开幕式同日举行,本次文化科技节主题是“匠心筑梦展青春,科技赋能创未来”,时间为5月8日—6月10日,分为“青春展风采”“技能铸匠心”“科技创未来”3个篇章,共31项活动。学校将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科技创新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涵养优良学风,赋能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