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信仰之光,大中小学共同奏响入队入团入党“人生三部曲” | 上海教育传媒网

作者 | 刘文婷


五四青年节前夕,4月30日,华东政法大学联合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附属松江高级中学,共同举办了“信仰之光:青春的礼赞——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主题活动”。在信仰的光辉下,师生代表奏响入队、入团、入党“人生三部曲”的青春华章。



为实现不同学段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活动前期,华东政法大学团委邀请中小学思政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深度参与指导。备课组依托青少年关注热点问题库,精准锚定“新时代青年的使命”“爱国与奋斗”“信仰与担当”等贯穿成长全程的共性议题,确认活动主题与主线,力求守护小学思政课的童真本色、中学思政课的青春热血、大学思政课的实践特色,实现将各学段的特色与共性巧妙串联。


本次活动以青少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为主线,情景表演串联起华政青年“小孙”从小学到大学的信仰轨迹。以“红领巾下的初心”“团旗下的成长”“党旗下的担当”三个“沉浸式”情景剧篇章,打破传统课堂“单向灌输”的桎梏,以阶梯式的情感递进、场景化的时空穿越,沿着青少年成长的轨迹,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精神纽带,助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有机衔接。


在活动开始前,大中小学教师备课组就如何用“青言青语”把逻辑讲明白讲鲜活、如何用典型事迹把信仰讲透彻讲深刻、如何让这趟思政大课入脑入心等问题进行座谈。聚焦为党育人的主责主业,本次活动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上入手、从青年特点出发,打破学段、校际壁垒,充分发挥共青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将“思政+社会实践”“思政+志愿服务”“思政+法律援助”“思政+微队课”“思政+榜样宣讲”等元素融入跌宕起伏的情景剧情中,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少年在思想政治教育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在本次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概念,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动故事。陈延年、陈乔年视死如归的坚定目光,宋庆龄先生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周恩来总理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的身影……当舞台灯光亮起,生动鲜活的角色、扣人心弦的剧情,将信仰具象化、让理论具象化、使情感共鸣化。



舞台上还真实还原了红色研学和微心愿传递活动的情景,学生们积极响应捐赠的热情,以及与彝良县小学学生视频通话时双方真挚的情感交流,爱的热流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情感共鸣。“看到舞台上不同阶段的‘小孙’,就像看到了一路走来的自己。”华东政法大学的大四学生王琛激动地说。华政附校学生何昕雨也表示:“以前觉得信仰很遥远,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中。我要向哥哥姐姐们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