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臧莺
你能想象吗?平平无奇的铁皮车,在青少年手中“变身”风驰电掣的赛道王者;看似脆弱的桐木,竟成了扛起重担的“大力士”;更有“金属玩具奇妙物语”短视频脑洞大开,“奇趣造物”创意设计颠覆想象……一场超燃的科创狂欢正在宝山区上演!
4月26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经纬实验中学变身“科创梦工厂”,由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科普促进会、上师大附属宝山经纬实验中学以及上海金属玩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经纬实验杯”宝山区创客新星急智闯关挑战赛火热启幕。来自全区的青少年创客们以科技为笔、创意为墨,用实践诠释“动手即创新”的教育理念。
“经纬实验杯”宝山区创客新星急智闯关挑战赛启幕
赛场直击:科技与智慧的青春碰撞
据了解,本次挑战赛设置了五大版块,包括视频征集、创意设计、急智闯关、科普活动设计和结构挑战,邀请宝山区中小学学生、教师和创客家庭参与。当天举行的是“急智闯关——爆改铁皮回力车”和“急智闯关结构挑战活动”两项学生比赛。
爆改铁皮回力车赛道上,学生们手持工具,眼神专注,精心调整着回力小车的零件,力求让它在靶心之王、坡顶狙击战、爆改运输局三大关卡中发挥最佳性能。一辆辆回力小车在参赛者的灵巧双手中“改头换面”,实现精准性与灵活性的突破。它们载着参赛者的梦想驶向圆形靶区,爬升15°斜坡,运输乒乓球通过赛道。每一次任务的达成,都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比赛现场
上海金属玩具博物馆专门为活动打造了“时光长廊”展区。在这里,观众有机会欣赏到珍贵的铁皮车藏品,并深入了解这些玩具背后的故事——它们是如何走向世界,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木结构承重挑战区则呈现另一番景象。参赛者们围在工作台前,专注地用组委会统一提供的桐木和粘合剂搭建模型结构。不一会儿,形态各异的模型便在他们手中诞生。随后,他们带着自己的“作品”勇闯“急智三关”:承重模拟、地震模拟和极限承压测试,以评估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当看到自己搭建的结构稳稳承受住压力时,参赛者们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而那些结构出现问题的队伍,也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分析原因,互相交流经验。
比赛现场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经纬实验中学的学生在赛场上表现出色。学校副校长唐春华介绍说,学校秉持“编织梦想,经纬人生”的办学理念,在科技教育方面深耕细作,鼓励参赛者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成长。
唐春华介绍办学理念
赛事解码:科技教育的多维探索
作为宝山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品牌活动,本届挑战赛创新设置“线上+线下”双赛道。除现场比拼外,“金属玩具奇妙物语”短视频征集与“奇趣造物”创意设计两大线上活动同步启动。前者要求以金属玩具为主角,制作短视频讲述创意故事;后者邀请参与者将经典上海金属玩具转化为实用文创,通过文创设计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比赛现场
本次挑战赛还专门设置了面向教师群体的“急智闯关科普活动设计”,邀请教师们以“经典金属玩具”为主题,设计急智闯关现场挑战科普活动方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应用科学知识,加强工程思维,提升实践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海市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务主任李振弘表示,此次活动目的在于探索新的科技教育模式,赋予科技教育以生活动力,研究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的闯关游戏,让参赛者在真实的挑战中实现自我突破。
李振弘讲话
据了解,上海作为中国金属玩具的发源地,其生产的发条青蛙、回力车等玩具曾远销海外。这些看似简单的玩具,实则蕴含丰富的机械原理:发条装置展示能量转换、铁皮车身体现材料力学、齿轮结构演绎机械传动……这些“古老”的玩具在上海金属玩具博物馆都可找到。该馆馆长颜建中表示,博物馆致力于传承金属玩具文化与科技内涵的使命,将优秀文创设计作品纳入馆藏,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金属玩具的机械之美。
颜建中讲话
据悉,自3月下旬启动以来,本赛事已吸引全区多所学校参与,一等奖获得者将有机会前往上海金属玩具博物馆参加研学体验营,并参观上海红双喜集团创意孵化园区;入选上海金属玩具博物馆官方微信视频号展播的作品,将额外获得“一套精装版金属玩具藏品”以及“视频收藏证书”。
在这场“经纬实验杯”挑战赛中,青少年们在科创的舞台上尽情绽放光芒,每一次成功的突破、每一个奇思妙想的诞生,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而此次挑战赛所探索的科技教育新模式,也将在宝山区乃至更广阔的区域生根开花,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怀揣科创梦想的追光者,推动社会不断迈向更加璀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