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教学述评”,让评价更好回应学生真实需求 | 上海教育传媒网

作者 | 徐星


“教学述评制度作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举措,既是教育评价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命题。”4月17日,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第四轮)在奉贤中学附属小学举行了一场以“解锁教学述评”为主题的展示研讨活动,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陈群波博士在主旨讲话中强调,教学述评不是对传统评语的改头换面,也不是对学业数据的简单罗列,而是教与学双向对话,是教师基于全过程观察,对学生成长的全景式诊断刻画以及对教学的反思性改进。


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万国良在活动致辞中指出,上海市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引擎,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脚手架”。希望通过课程领导力项目的建设,区校联动,凝聚行动共识,将研究指向问题解决,并实实在在地投入教学改革实践中,让评价更好地回应学生的真实需求。


与会嘉宾观摩奉中附小特色社团展示

 

活动中,3所学校分享了各自开展教学述评的实践探索。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小幼教师部副部长沈慧丽认为,这些学校以教育目标理论、教学专业发展理论和教育生态理论作为支撑开展实践研究,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从“教什么”转换为“谁在学”的视角转换,响应了国家深化新时代教学评价体系的号召,更为区域教学评价改革及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教与学双向对话,

促课堂“师生共舞”


奉贤中学附属小学校长何春秀具体阐释了学校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政策和相关教学质量监测等文献,结合学校实证调研中发现的现实痛点,形成了对“教学述评”的认识,厘清了教学述评的核心要素,并尝试开展校本化教学述评的实践探索。


奉贤中学附属小学校长何春秀作主旨报告

 

据介绍,学校首先确立了教学述评体系的核心特征,即“四个转向”:一是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支撑,二是从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追踪,三是从单向评价转向双向成长,四是从个体反思转向系统协同。在明确了“什么是教学述评”之后,学校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开展行动研究:1.明确小学教师教学述评的实践内涵和构成要素,帮助教师明确“述评什么”;2.设计教学述评的指标框架和实施路径,推进教师教学述评校本实施,解决“如何述评”的问题;3.建立教学述评保障机制,帮助教师教学述评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提升述评效能”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校结合本校教师存在的普遍问题,设计构建了“证据采集-自述自评-集体会诊”的教学述评实施流程,帮助教师精准分析学情,更好地关注学生,也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并有效改进,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通过三轮的实践探索,对试点学科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教学述评的认同度很高,对教学述评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述评的能力,对学情的诊断也更为精准,而学生逐步从被动接受者转为学习主体,课堂完成了从‘教师独舞’到‘师生共舞’的华丽转身。”何春秀说。


奉中附小特色社团展示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新世界实验小学校长周怡围绕教师专业发展三大核心要素“专业力”“数字力”“反思力”进行交流,分享了学校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借助智能技术循证课堂的创新举措,明确课堂观测点、分析发展点、提供支撑点、显像成长点,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效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实验小学校长薛琼以“从经验漫谈走向循证研修”为题,介绍了学校通过开发工具,进行数据循证,并以多维呈现的方式,让教师深度参与教研,让教研从经验走向精准,引领学校走向智能协同的教学改进与教师成长。


以上学校的探索实践获得与会专家的点赞。虹教系统干部和教师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袁晓东认为,3所学校将教师评价贯通于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学生培养、教学改进,运用循证的思维将传统的经验主义转向科学的实证主义,为教师教学的改进提供了具体依据,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指明了方向。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邢至晖表示,学校能通过行动研究,提升教师数据收集分析的能力,并结合信息科技,有理论思考也有循证分析,有效提升了教师对于“双新”的理解,也促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能更关注学生,形成“优质的教”与“主动的学”双线并行的思路,充分体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奉中附小特色社团展示

 


以教学述评看见每个学生、赋能每位教师


“教学述评不仅指向于学生的学习改进,同时包括了教师教学的改进”,奉贤区教育学院院长蒋东标表示,希望教学述评制度的建立能够成为教师日常评价的常态化工作,真正实现“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从而提升教育教学实绩,最终促进教师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陈群波博士特别强调,教学述评的核心价值在于:一是育人价值要突破“唯分数”的错误导向,更关注学生学习品质、高阶思维等素养发展;二是过程赋能,通过动态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整学习策略;三是教师成长,通过教学述评倒逼教师从经验型转向实证型、反思型,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他希望,通过解锁教学述评,使其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解码器与加速器,让每一个学生被看见、每一位教师被赋能。


沈慧丽针对第四轮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的后续推进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聚焦成果提炼。项目进程过半,各项目校要强化以成果为导向、以经验提炼为重点,深化项目实践探索。二是深化闭环研修。要特别注重开展“问题-对话-实践-反思”闭环式研修,组织教师围绕“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等重难点进行案例解剖,形成“一课三研”等机制,确保研修直击痛点、破解真问题。三是布局前瞻研究。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规划小班化教学等前瞻性研究,做好提前谋划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