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远洋渔业40年!上海海洋大学举办海洋美食文化节 | 上海教育传媒网

作者 | 陈之腾 李婷


3月10日下午,上海海洋大学校园内人头攒动。来自大西洋、北太平洋、中西太平洋、印度洋的10余种50多款远洋渔业产品,堆满了展台。2000余名师生兴致勃勃,通过各种“深海”游戏互动,品尝了金枪鱼、鱿鱼、秋刀鱼等产品。



当日,在上海海洋大学推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之一的海洋美食文化节上,总重200余斤的两头大目金枪鱼格外引人注目,料理师现场分切,免费赠予师生品尝。



“4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5年3月10日,第一支由中国水产总公司12艘生产船和1艘冷藏运输船组成的远洋船队,前往西非海域生产。学校季星辉教授随队出征。由此拉开了中国远洋渔业的序幕。”该校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新军介绍:“40年来,学校始终站在产业发展、国际渔业治理一线,与产业壮大、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成为中国远洋渔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我国远洋渔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通过今天的美食节,了解到了学校在远洋渔业的重大贡献,”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2021级学生高择骏说道,“作为海渔专业的学生,我一直为我们专业而感到骄傲,今天品尝到远洋渔业事业的丰厚硕果,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在这条道路上钻研下去的决心!”



当日,除了品尝美味的远洋产品以外,学校还举办了“海魂育人,不忘初心”文化展览、远洋渔业企业展示、远洋渔业知识有奖问答,各类文艺、手工活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织就梦想·海绘青春”海洋系列手工活动中,学生们现场编织渔网,回味40年前传统织网的历史。


在远洋渔业杰出人物王尧耕、季星辉、乐美龙等人的展板前面,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2024级学生李思萌一字一句地读着他们的介绍。“这些老教授是我们渔业人的榜样,”他拿着手中的金枪鱼钓具,“远洋渔业的接力棒到我们手里了,我们一定要将老前辈的精神发扬光大,让中国远洋渔业事业更加繁荣昌盛。”


3月10日上午,上海海洋大学还举行了青年教师远洋渔业学术报告会。8位青年学者围绕中层拖网、渔情预报、鱿鱼食性、大洋类经济鱼类和头足类、鲐鱼履约、国外远洋渔业政策、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