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 上海教育传媒网

作者 | 魏小潭


暑假期间,来自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智启金田”项目团队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以微生物学专业知识为支撑,发挥泛服务业学科优势,积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和专业技术研究解决金瓜种植过程中所遇病虫害问题,助力农业生产销售的个性化服务,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1.png

团队成员与金瓜种质负责人刘俊峰合影(左二)


当前我国金瓜作物面临的病原影响巨大,农户种植成果与天气、环境、病害等因素严重挂钩。病原菌的侵袭会对瓜果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导致金瓜着果率不佳,果实长大不是畸形就是裂果,整体产量锐减,瓜农苦不堪言。团队在调研中发现,当地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筛选出抗病性强的瓜果品种,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有效减少病原菌的数量,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鉴于此,“智启金田”实践团队将目光投向了感病基因。


自2022年起至今,团队进行了30余次实地调研和样本采集分析,累计走访当地种植农户17户,深入研读文献80余篇,对国内多个地区瓜果作物进行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的技术研究。崇明当地金瓜种质负责人刘俊峰说:“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细菌性软腐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措施。”


图片 2.png

种质繁育基地负责人为团队成员现场介绍常见病害


图片 3.png

团队成员前往上海崇明对金瓜种植土壤进行采样


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实验可行性、推敲每个实验环节……尽管困难重重,团队成员没有放弃,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的路。实验周期漫长,实验结果与预期有出入,有时候滞于一个环节数天,甚至一两个星期……实践团队师生逐步筛查,寻找原因所在,更换实验方法,稳步推进。经过多轮尝试后,确定了首要研究对象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


图片 4.png

宏基因检测采样样本


图片 5.png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


基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原理,利用LAMP(等温环介导扩增)技术,实践团队开展了金瓜病变自检抗原的探针设计,并搭建起病害图像识别系统。针对7种瓜果病原菌疾病建立了检测体系,进行了20余场实验,针对超20种病害进行抗原探针设计。实验结果显示,探针准确性可达98.412%,这一成果表明实践团队设计的病变抗原有极高的精确度和实用性。同时,实践团队利用拍摄的病变金瓜图像,利用AI大数据针对超20种病害进行了垂直训练,逐步建成金瓜病变图像识别模型。模型结果显示,大模型损失值为0.3791,准确率达93.86%。这些结果表明,团队已初步完成从实验室预防病原菌到实时监控作物健康情况的实验室基础测试。


图片 6.png

1723947861692.png

金瓜病原检测图库结构


实践团队聚焦于农户种植环节中的种植困境,深刻认识到在种植过程中农户大多依赖于自身经验,缺乏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因此,为更好地服务小微型农户,助力农业生产销售环节,团队创新向农户推出集快速病原菌检测体系、病原菌检测图像数据库、图像识别模型和App四位一体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赋能金瓜种植助增收。此项服务操作简单易上手,大大提升沟通效率。用户仅需在手机端App拍照上传的瓜果病害情况,后台将自动识别病害种类,基于数据库中记录的大量数据和经过AR多次模拟后得到匹配的初步解决方案,推出合适的服务流程,有效帮助小微型农户快速缓解病原菌侵害问题。


图片 9.png

此项目当前设计的手机端App


团队打造的“智启金田”一站式服务平台满足金瓜种植农户从日常使用到预防、诊疗服务的需求。此外,手机端App还开发了农场主经验分享,优化种植结构、病害专业分析、寄送抗原出具诊疗建议方案等功能,一体化保障农业生产,为广大崇明金瓜种植户破解“急难愁盼”。


通过金瓜病虫害项目实地调研,为团队后续创业项目实施落地做数据支撑,上商学子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走进基层,用亲身经历感受自然、感知社会、感悟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