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之际,柬埔寨渔业局收到了这所中国大学的礼物 | 上海教育传媒网

记者 | 陈之腾 李婷

 

上海海洋大学澜湄稻渔项目组一直致力于培养澜湄国家本土化稻渔专业人才和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2023年12月25日,项目组成员、2022级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贺子真专程回到柬埔寨,向柬埔寨渔业局赠送自己翻译的柬埔寨语《稻渔种养技术手册》,并进行合作研究和技术推广。


项目组自2022年底,开始编写实用的《稻渔种养技术手册》,由学校柬埔寨留学生Chhour Aily(蔡爱丽)和Virakbot(贺子真)翻译成柬埔寨语。技术手册涵盖稻渔种养的基本原理、通用技术、推广策略和典型模式,可以给柬埔寨基层农技人员、农民和青年学生提供技术参考。首批50本全部赠送给柬埔寨渔业局技术人员和基层农技人员,后续将赠送给所有柬埔寨稻渔产业区及基层技术推广部门。


上海海洋大学澜湄稻渔项目组向柬埔寨渔业局赠送柬埔寨语《稻渔种养技术手册》(左四为贺子真)


柬埔寨语《稻渔种养技术手册》封面


参加翻译工作的两名柬埔寨留学生非常骄傲能够参与此项工作,来自经管学院的蔡爱丽说:“能够参加《稻渔种养技术手册》的翻译工作我倍感荣幸,从教授和柬埔寨同学口中得知,这本手册是中柬稻渔合作项目的部分工作,该手册能够帮助柬埔寨发展稻渔种养,让柬埔寨农技人员和农民能够通过阅读柬埔寨语的《稻渔种养技术手册》提高稻渔种养技术,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贺子真感到自己的留学非常有价值。在中国留学的三个学期里,他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中国朋友非常友善,和同学们建立了牢固的关系,自己的水产养殖技能和经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柬埔寨渔业局水产养殖处处长Thay Somony博士期待着与上海海洋大学在渔业领域开展更紧密的合作。


柬埔寨留学生贺子真在科研基地进行“水稻-罗氏沼虾共生”研究


柬埔寨留学生贺子真在科研基地展示收获的罗氏沼虾


上海海洋大学是全国稻渔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单位之一,长期开展稻田养鲤、稻田养蟹和稻田养虾等多种养殖模式。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农业技术交流,与泰国渔业局、泰国农业大学、越南芽庄大学、芹苣大学、老挝农林部、老挝国立大学、赞比亚大学等有多年合作基础。学校自2021年起承担外交部亚洲合作资金涉农项目“澜湄国家稻渔种养技术合作及水产养殖减贫”,该项目由水产与生命学院吴旭干教授和成永旭教授共同主持。项目内容包括“澜湄国家稻渔种养模式研究与推广”“稻渔种养对澜湄国家农村减贫的可行性评估及实现路径”“澜湄稻渔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澜湄稻渔科技合作和技术推广交流平台建设”。项目实施目标是为澜湄地区民众提供稻米和优质水产蛋白质,保障当地居民的粮食安全与营养水平,为澜湄国家的农村人口减贫提供中国方案和培养稻渔人才。


正在进行技术示范的柬埔寨稻田罗氏沼虾养殖


记者了解到,项目实施三年来,项目组已经在澜湄国家建立了3种稻渔种养模式及示范基地,并在柬埔寨、老挝和缅甸进行了698公顷的推广应用;并设立了澜湄稻渔奖学金,专门招收澜湄国家稻渔方向研究生,目前已有7名留学生在校攻读稻渔方向研究生;学校先后举办三次“澜湄稻渔种养技术培训班”,累计有30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主要来自澜湄国家。此外,老挝和缅甸语版的《稻渔种养技术手册》也正在翻译中,将于2024年内印制并赠送给老挝和缅甸的相关人员,让中国稻渔种养技术惠及更多澜湄国家的民生,带动更多澜湄国家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澜湄国家稻渔方向留学生与项目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