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白羽
12月21日至23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主办,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三届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心理学科协同发展研讨会暨青年学者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召开。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近50家兄弟院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在致辞中指出,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这一区域也是我国心理学科发展的活跃地区。他希望区域内外的兄弟院校,能够开放交融,加强合作,共谋共赢,为不断提升心理学科应对国家社会重大需求的能力作出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周晓林表示,希望参加此次论坛的兄弟院校能够从交流讨论中,学习借鉴心理学科的建设模式和方案,不断加强心理学学科建设,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心理学科人才,为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作出努力。
此次论坛以“开放、协同、共赢”为主题,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单位齐聚一堂,分享心理学科学研究学术最前沿,探讨学科建设的具体举措,共商如何加强合作、实现协同共赢,以期将心理学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促进学科自身发展。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冯廷勇、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冯成志、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陈庆荣、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张锦坤、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罗禹、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李永鑫,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方媛等分别分享了各自学校心理学科建设概况。
在本科人才培养研讨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刘俊升作了题为“心理学拔尖人才培养与探索”的报告。刘俊升从专业设置的发展历史、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经验。刘俊升表示,学院针对本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新的探索,收获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希望各兄弟单位能够一同探索本科拔尖人才培养路径,为中国心理学发展培养精英人才。
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周仁来作了题为“心理学本科实验方法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周仁来表示,在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生的培养中,引入了认知神经科学高端实验方法与技术课程,着重全面提升本科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他认为,心理学研究方法对于本科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需要有一批“醉心”跟踪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发展趋势的老师和学生。
在题为“浙江大学心理学科人才培养与实验室平台建设”的报告中,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副系主任陈辉介绍了浙江大学心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着重介绍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举措及成效。他表示,在心理学科人才培养中,国内高校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需要继续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和探索,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罗照盛在题为“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经验”的报告中表示,地方院校存在办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但同时也拥有目标集中、能够聚焦于区域发展等优势,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虚心向兄弟院校学习,不断深入强化学科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特色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靳宇倡作了题为“智能时代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挑战”的报告。在报告中,靳宇倡比较了几所国内外高校与四川师范大学的心理学课程体系,阐述了各院校当前人才培养的差别,并表示,国内兄弟院校的心理学学科需要继续致力于优化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更加适合心理学科的发展需要。
在研究生人才培养研讨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先春作了题为“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心理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的报告。在报告中,李先春从人才培养目标、产教融合、课程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李先春表示,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专业硕士培养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未来需要与兄弟院校一起探索提升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理想路径。
在题为“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报告中,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孙晓军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并分享了在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之道。孙晓军认为,在当前的应用心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落实经费保障、进行分类培养,突出实践实训,加强人文情怀,培养社会担当。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丁小斌作了题为“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报告。丁小斌从学科发展历史、招生情况、师资队伍建立、资源和平台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西北师范大学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特色做法。他认为,研究生培养需要做好提前谋划,争取更多校内外资源,从而进一步做大做强。
在题为“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报告中,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蔡丹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优势与特色。他表示,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在于突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特色与优势,努力培养能覆盖全年龄段的心理健康服务人才。
22日下午和23日上午,第三届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心理学科青年学者论坛举行。青年论坛组织了六场分论坛报告,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重庆等长江经济带与华东地区48所院校的青年学者,围绕知觉与认知加工、情绪与社会认知、儿童发展与异常、群体文化与心理、社会心理与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议题,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