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助力生态旅游发展 | 上海教育传媒网

作者 | 臧莺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积极发挥区域高校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12月8日,学校协同崇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了“数字文旅助力生态旅游发展研讨会暨上海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协作联盟第四届年会”。作为一场智慧交流、思想碰撞的高端年度盛会,本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了崇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崇明数字文旅产业发展,为崇明旅游注入新的动力,促进崇明的经济转型和升级。


活动现场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围绕“数字文旅助力生态旅游发展”展开深入研讨交流,共同探讨数字文旅在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未来趋势,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案例和实践经验,深入讨论数字文旅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关键问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校长郑方贤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为政府、行业、企业和学界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力求发挥高校智库、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积极推动崇明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探索集群化、专业化、品牌化、差异化的崇明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为上海市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生态”“数字文旅”成为本次研讨会的两大核心关键词,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业看来,文旅产业数字化和文旅数字化产业,如同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一样,一定是相互支撑、相互成就的。所以文旅产业数字化和文旅数字化产业“谁也离不开谁”。“只要我们按照科学规律,脚踏实地,是能够引领助推文旅产业实现数字化变革的。”


信宏业讲话


上外贤达刘丹教授指出,在文旅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时期,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的重要载体,并用生动的旅游数字化转型案例说明数字化转型给传统旅游带来了一场全新革命。全华教授强调文旅资源就是旅游吸引物感知数据库,文旅资源数字化开发就是文旅吸引物数字化运营,文旅资源数字化管理就是利用智慧配置资源,引领区域文旅行业有效发展。


在专家教授、企业老总们建言献策后,上外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数字文旅学院院长潘皓波用生动形象的“三明治”理论阐述了数字文旅的理论逻辑和人才培养,强调数字文旅学院“以人为本、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数字化赋能”的发展理念,积极投入数字文旅生态系统的建设,致力于打造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业学合作、产教融合,促进崇明的文旅融合与数字赋能。


会上,金棕榈CEO张丽丽、携程集团政府合作副总经理汪佳佳、上外贤达孙玉琴教授等还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数字文旅的产教融合重要作用,分享他们在生态旅游、数字文旅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使大家了解掌握国内外生态旅游的最新发展趋势,借鉴和吸收优秀经验,推动崇明岛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生态旅游、数字文旅的典范。通过圆桌会议与会嘉宾的分享和交流,大家也获悉了社会文旅产业需要培养哪些素质和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更好地为崇明岛的生态旅游建设贡献力量。


崇明区副区长施蕾强调,生态环境是崇明的立岛之本、发展之基。当前,我们立足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大力推进崇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主动适应和引领新消费需求,推动文旅服务提质升级。而当下新兴数字文旅技术的应用,为崇明文旅产业又注入了一针符合崇明发展战略、符合本地发展需求的推动剂。与此同时,数字文旅的应用也在推动着崇明的乡村振兴,在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发挥高端酒店、精品民宿、美丽乡村资源优势,加快多旅融合发展,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方面都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施蕾讲话


据悉,此次研讨会覆盖文旅行业的政府部门、高校学界、企业产界等,是一个“产、学、政”全方位的交流对话,集聚了携程旅游集团、春秋旅游集团、久事旅游集团、青旅旅游集团、驴妈妈旅游公司、金茂凯悦酒店、亚朵酒店、东方明珠、东滩湿地公园等上海主要大型和著名旅游集团及企业。研讨会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和未来存在的挑战,促进相互了解与合作共赢。上外贤达刚刚成立的数字文旅产业学院在现场分别与携程旅游集团、上海东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金茂凯悦酒店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开拓文旅专业学生就业实习、校外实践的高层次基地和空间,彰显上外贤达学院在数字文旅学科方面实践应用的办学特色、内涵建设。同时,学校也借此机会,聘请信宏业、黄瑞玲、张丽丽、符湘林为客座教授,以进一步提升学院高水平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