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沈天音
如何在这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成为高质量的教师?在近日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上,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荣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讲席教授戴杰思(Christopher Day)携三本专著最新出版的中文译本,和与会师生讨论了实证研究如何对教师的工作产生影响,提升教师维持热情、承诺和韧性的能力。
什么是高质量的实证研究?
样本的规模和范围是否决定了实证研究的质量?在戴杰思看来,并非如此,相比之下,研究是否严谨、系统,得出的结论是否与研究采用的数据和手段的范围和深度相适应,是更关键的因素。他指出,定性研究的标准在于对目标阐释的明确性(合理性);严谨性(用学术语言表述);知识性(和当前研究的关系);研究者的立场(是否公正无偏见);相关性(有没有实地研究);表达性(语言的流畅和清晰)和可信度。
其中,可信度是衡量一项研究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建立可信度?对此,戴杰思表示,研究者不妨在做研究的时候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l 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持主张?
l 所有数据是否都使用了?如果没有,为什么?
l 如何分析数据?是否具备系统性?
l 如何将各种来源的数据放置在一起?
l 主张和数据及分析是否一致?
l 数据和分析如何与现有相关研究以及更广阔的真实情境相联结?
l 研究者对研究发现重要性的反思中提供了哪些证据?
与此相对应,他也指出了低水平研究的典型特征,包括没有充分的实地研究机会;数据不充足;数据来源单一;对证据解读难以令人信服;反面证据不充足;使用非定量数据的模糊性表述,如“一些”“大多数”“经常”;结论中的主张和论文中的证据不符合;观点没有或者仅很少数据支持;不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和现有其他发表研究没有关联;没有争议或者持续的讨论;没有考虑所处的情境;理论脱离实践;难以理解,除非读者熟悉数据分析程序,如数据模型。
大中小学校伙伴关系带动教育变革
虽然年届80,但是戴杰思依旧活跃在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在他看来,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就是牵头建立大中小学校伙伴关系,由大学主导的合作研究项目有助于大学教育研究转向实践,也能够促进基层学校教育变革的发生。戴杰思最近主持的国际项目包括:研究富有挑战性的城市环境中成功校长的工作(欧盟)、政策制定相关项目 (ESRC/香港)。此外,他还是全球成功校长领导力项目(ISSPP)的创始人和领导者,该项目己经有 25个国家的学者参与其中。目前,由戴杰思策划的学校变革领导力项目正在北京师范大学与西城区六所项目校中合作开展。
戴杰思表示,如果我们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必须了解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以及当前支持和帮助他们成长的环境,在此基础上的教育研究才能影响到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大中小学校合作开展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大学的职责包括情感上的支持;提供有证据基础的研究资源;提出挑战现有认知的想法;跟踪研究全过程。”
实证研究助力教师职业发展
在戴杰思看来,教师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通过其高质量的研究和教学,为了解什么有助于和什么限制了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做出贡献,以便在教师教育结构、学校课程、课堂教学、学校条件和成功学校领导等领域促成变革。
此次出版的戴杰思三本专著的中译本,包含了他在数十年学术生涯中开展的经典实证研究,不少是截至原著成书之年,有关地区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研究。
其中,《教育与激情》一书颂扬并高度认可:全身心投入教学的教师在智力、身体、情感和激情方面付出的各种努力造就了高标准的教学、学习和成就。戴杰思论证了对教学充满激情的教师是那些在与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尽职尽责、充满热情,并在智力和情感上精力充沛的人。充满激情的教师能够意识到他们所处的更广阔的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挑战,拥有明确的身份认同感,并相信他们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就产生影响。
《卓越学校领导力:学习与成就的基石》一书是基于一项领导力实证研究,通过学校的实证数据来分析领导力策略和类型等的变化对于学校绩效和内部其他关键群体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帮助我们了解成功的领导力背后的情境和其运作机制,从而进一步通过构建成功和有效的领导力模式,实现更为广泛的学校改进。
《保持教学生命力:追求有品质的教师生活》是戴杰思写的一本虚拟百科全书,讲述了当今作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他们生活在学校文化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学习,努力成为一名高质量的贡献者。单一的描述很容易,但是讲述教与学、在学校内外的生活,以及处理专业和个人成长的复杂问题却很难。如何厘清和解释老师在一所学校持续努力并保持领先,与学生建立联系,以及如何在个人生活与教师责任之间的平衡中游刃有余,这些正是本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