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上商“小叶子”,了解他们的故事 | 上海教育传媒网

记者 | 魏小潭

通讯员 | 杜湘文 张可歆


第六届进博会的开幕已进入倒计时,上海商学院此次共确定140名学生作为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人选,其中包括100名会期服务岗位志愿者、10名“小叶子”体验官、10名辅助管理岗志愿者与20名储备志愿者,涉及商务经济、酒店管理、财务金融、工商管理、商务英语等专业,将在特色小吃馆、餐饮组、展期签约台等岗位开展志愿服务。


让我们一起“数”说上商“小叶子”,一探究竟。第六届进博会上商140位“小叶子”中,包含女生117人,男生23人,分别占比83.6%和16.4%。



年龄跨度从2004年到1990年,其中90后1名,00后139名。



政治面貌方面,共青团员98名、中共预备党员16名、中共党员1名。



“小叶子”们共来自11个学院(院区)。



志愿者们来自上海、四川、江苏、安徽、贵州等22个地区。他们来自7个不同的民族,包括白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壮族、苗族和彝族,每个民族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些志愿者将用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热情,为进博会的各项工作提供全面服务。他们代表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展示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140名“小叶子”共分为了六个岗位:特色小吃馆服务志愿者、餐饮组志愿者、展期签约台事务助理、“小叶子”体验官、 辅助管理岗位志愿者、储备志愿者。   



在本届志愿者中,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怀揣着心中的故事一步步走来,站上了志愿服务的岗位。在各个领域勇担使命,不断践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奋力续写大学生志愿者的精彩华章,一起来分享上商志愿者们的故事:


黄海嘉,来自商务经济学院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11本科班,曾在2021-2023两学年连续获上海商学院校综合奖学金,获2023 年上海商学院第五届“十佳青年”称号,2022 上海商学院十大歌手称号,以及优秀团员、优秀骨干等称号。


在成为第六届“小叶子”之前,她也有过几段志愿者的经历,她曾志愿参加了不少文艺活动,发扬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传播幸福;她也在已经过去的疫情期间奉献爱心、奉献自我;通过“爱心贵州”,她拿出了自己熟读很多遍的书,捐给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让知识和力量走进大山…


近期,她有幸成为了2023 亚太绿色低碳论坛和东亚论坛青年领袖分论坛志愿者,具体志愿工作内容是为“国际青年对话:共创低碳社会、领航绿色未来”这一平行分论坛进行议题议程撰写设计、人员对接,以及相关宣传物料的制作。与各大高校同学共同参与志愿工作的经历是很奇妙的,不同同学都有高效高质量的志愿工作方式方法,指导老师也会给出许多中肯的意见,让她受益匪浅。


她在高中时期就对进博会有所了解,又因为生长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她抱着对于经济贸易往来的热情,选择了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对于进博会,她起初是抱着好奇的心理参与了报名,她对新鲜事物的热爱,和对经济贸易往来与交流的喜爱让她兴奋不已。同时她也会担心自己不够优秀,也许会在偌大的场合露怯,但很快她就肯定了自己的能力,更多地,期待进入这场国际性盛会,感受进博会的无限魅力!



徐文,来自上海商学院上海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中外合作办学)211本科班,曾获上海市奖学金、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上海市三等奖、2022年上海市红色故事大赛(校园组)暨首届上海市校园红色文化传播志愿者展评活动“大学组百强”,校一等奖学金,校优秀团干部等称号。


她积极投身于志愿者活动,曾在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CBME展览会中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担任志愿者的同时,她放眼于世界的发展与祖国的强大;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她收获了珍贵的情谊;在展会的圆满闭幕中,她感受到了团结的凝聚力。对于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的岗位,她表示自己已经期待良久,也早已做好了随时上岗的充足准备,作为一名光荣的“小叶子”在会期服务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追求卓越、全力以赴,为祖国争光、为城市添彩,向前进、博青春!



上海商学院140名志愿者相约进博,即将在不同岗位上全力护航。进博会作为全球瞩目的盛会,不仅展示了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的成果,也展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