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魏小潭
“蓬莱小镇魔法书店,一本3元,10元4本,快来看看!” “手写楹联,树叶贴画,纯手工手链,走过不要错过。”......10月13日,在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的文庙路上,一阵阵稚嫩的叫卖声打破了道路的平静。原来,由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上海市黄浦区蓬莱路二小、黄浦区文庙路幼儿园以及老西门街道所属多所单位共同参与的“老·小有话说·益起来守护记忆之光——记忆门集市”义卖献爱心活动在这里如火如荼地举行。
参加活动的学生都不遗余力地推销产品
在蓬莱路二小的摊位上,五颜六色的童书很是吸引行人的注意,10元4本的价格更是让很多人不自觉地走到摊头。五(8)班学生章智斌告诉记者,不同于一般童书,他们卖的书都是学生自己手写手绘的书,内容充满了童趣,很适合小学生阅读,而优秀的销售业绩也体现出售卖“商品”的受欢迎程度。
周边居民都很愿意为义卖活动献一份爱心
敬业初级中学的摊位主打DIY概念,七年级学生手写的楹联,手工制作的树叶贴画和手链也受到周边居民们的喜爱。七(3)班学生赵骏成写的6幅楹联,在一小时内就卖掉了3幅,这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赵骏成说:“书写的过程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很多了解,更有意义的是义卖所得的善款也会捐给街道一些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用于对他们的治疗。”
利用书法课,敬业初级中学学生为义卖活动写楹联
这样的活动对敬业初级中学的学生并不陌生。疫情之后,学校设计了一系列课程让学生走近社区、了解社会。不久前,学校一些学生就走进社区与老人们面对面,以面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本次义卖活动中的树叶贴画等手工作品就是通过学校的创意手工课让学生们从认识阿尔茨海默症开始,通过和社区老人结队,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求。学校七年级班主任徐琪说:“从学校课程输入到社会实践输出,一系列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让他们有一颗爱心和善心,能够帮助身边人。“敬业初级中学学生发展部副主任汤影影表示,义卖活动通过售卖、促销等行为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能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学校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既具有诗情画意又拥有烟火气息,让他们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社会,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有温度又可爱的人。”汤影影如是说。
学生参加筹集活动
据记者了解,本次活动属于老西门街道“老·小有话说”项目中的一项内容,旨在让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声音被听见,进一步做好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围绕“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开展老·小孩有话说共建共治友好型社区,而本次记忆门集市义卖献爱心活动共筹得的善款,将全部用于帮助社区的困难群体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