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隆咚锵 咚咚隆咚锵咚锵咚锵锵锵 ……”伴随着悠扬的戏曲声,身着粉红色戏服的扈三娘迈着轻盈的步子登场了,将传统戏曲服饰的精美与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9月17日,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中央大厅主会场的舞台背景翻到了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艺术家的摇篮”篇章。
主舞台上的扈三娘
“我是扈三娘的扮演者,也是一名武旦。今年是我学习昆曲的第五年,已经在舞台上参加过无数次演出,又美、又媚、又脆是我对于这个角色最大的感悟。”来自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2019级昆剧表演班的庄简告诉记者,昆曲《扈家庄》这个故事讲的是林冲奉命攻打扈家庄,并遣王英为先锋。庄主扈三娘武艺高强,生擒王英。最后林冲率兵赶到,杀败三娘。
据了解,参与上海教育博览会已经成为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一直以来的传统,而这次为了响应此次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每位师生积极行动,深入挖掘经典红色剧目、艺教育人成果以及传承发展的专业特色课程、主题活动、有益实践等,通过激励广大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展位
昆曲《扈家庄》曲词典雅行腔婉转,为现场观众搭建了古典唯美的意境,也让观展的小朋友们体会到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和红色基因。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学生以字正腔圆的唱腔“唱”出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坚持。“在学校里,还有专门的妆容和勒头练习,扈三娘整个妆容需要差不多将近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现场负责妆容的倪老师告诉记者,这也是作为京昆演员妆容必修课。昆曲《扈家庄》是最著名的折子戏之一,扈三娘需要歌舞并重,既要舞得漂亮,打得利落,又要唱得动听,在表演上有很大难度。比如扈三娘的头饰很重,而且她的武戏也多,所以头饰就要勒得很紧,避免在台上甩出去。勒头意味着用长长的绷带在头上部勒好几圈,把眉毛一吊起来,面部表情瞬间神采飞扬。一般人害怕勒头,因为勒得紧,头晕眼花,甚至连走路都不稳。
演员与小观众合影
据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卢一琰老师介绍,学校是一所以培养戏曲表演人才为主的多剧种、多学科、综合性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中戏曲表演专业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品牌专业。学校以“崇德 求精 守正 创新”为校训,以戏曲表演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戏曲教育为品牌,深化内涵建设,夯实中专基础教育,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心环节。坚持服务发展、服务行业,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整体协调,打造上海乃至全国戏曲行业复合型、发展型戏曲人才培养高地,为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