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23级新生王嘉艺今年暑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时惊喜地发现,信封里多了一张特别的卡片,“扫码可以与虚拟辅导员‘S•AI’见面,既贴心便捷又时髦,可以在入校前提前熟悉大学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感受到学校育人的温度。”她告诉记者,“‘S•AI’帮助我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专业动态与校园生活,学习资源、心灵驿站栏目的大量资源更是缓解了我的入学焦虑,让我可以更有信心地走进上海,更快融入大学生活。”
虚拟辅导员“S•AI”发布会现场
9月16日,上海商学院在2023上海教育博览会现场对外正式发布,将人工智能前沿创新成果融入辅导员工作,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互动与对接,推动辅导员工作向精细化、个性化、理论化方向转型。这是上海商学院与易班、腾讯等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的虚拟辅导员“S•AI”智慧思政平台。
“这是对‘以教育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贯彻落实,是以教育信息化为思想政治工作赋能的创新实践。”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劳晓芸介绍,虚拟辅导员“S•AI”可以实现远程在线全天候随时咨询解答、信息推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便捷化、远程在线7*24小时的辅导服务。今年2023级新生报到,上海商学院的虚拟AI辅导员正式上线了,成为辅导员处理日常事务的助手,为学生实现辅导员24小时陪伴。
在往年新生报到前的咨询高峰时段,辅导员每日咨询量平均高达到180条,在答疑过程中,无法做到百分百立即回复,有时还会忙中出错,而虚拟辅导员上线后,咨询解决率高达95%。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S·AI”在应对大量咨询方面的优势。2022年上海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上海商学院辅导员段耀婷分享到,她为AI的形象录制了时长10分钟的视频模块,能借由自己的形象为更多的学生们提供便捷的智慧服务,她感到十分荣幸。“‘S·AI’高度智能化的解答与不限时空的指导服务,不但为学生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更是极大减轻了我们的事务性工作负担,让我们的育人工作更有针对性与计划性,更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与自身职业发展。”
上海商学院辅导员段耀婷
此外,个性化定制模块深受学生喜爱,在上商加油站开辟的就业补给站、心灵驿站、书香四溢、学习资源、缤纷校园等五大版块总计阅读量达近万余次。其中,学习资源、书香四溢和心灵驿站栏目的点击率尤为突出,最高点击量达到了792次/日。数据反映出个性化定制模块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学生在使用过程中获得了在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方面量身定制的指导和支持。
学生还可以通过“S·AI”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加强认知主动性,高效利用教育资源;老师在管理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增强教育吸引力,还可以通过对学生日常咨询、搜索内容的数据智能采集,分析学生特征,提升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易班网执行董事长李长治补充说,信息系统的制作都是企业自己完成的,能够保证使用该系统的学生和老师们的信息安全可控。“目前只有点对点的线上信息咨询服务功能,未来还会增加生成功能等更综合性更完善的服务。”
学校23级新生王嘉艺
虚拟辅导员“S·AI”的引入使思政教育步入了全天候、全领域、全覆盖的“智慧思政”新阶段,实现减负增效,“靶向”发力。通过数字技术建立的创新型教育服务模式,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社会效益。上海商学院将继续秉持“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做到哪里”的核心理念,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结合学生需求,通过专业的团队建设、技术开发、个性化定制和有效反馈等措施,提升能级,科学整合终端化智能化,聚合资源,并行推进品牌化效用化,完善虚拟辅导员“S·AI”,力求让“S·AI”成为“网生一代”的知心朋友和忠实陪伴者,努力打造成网络思政育人的高质量“上商样本”。
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专家指导中心执行主任、上海教育电视台原副台长张伯安认为,这是一次数字化教育新路径的有益尝试,体现着上海高校数字化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提升。“学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育人质量通过这个线上虚拟的载体不断完善的同时,更要兼顾线下面对面的教育沟通,线上线下虚实结合使用度的把握上,既是解放同时也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