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臧莺
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梦想与世界紧紧相连,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将带动世界的共同发展;新时代,中国的青少年有着前所未有的责任与担当。有没有一首歌坚定他们的信念?有没有一首歌唱响他们的梦想?有没有一首歌激励他们的理想?7月27日,2022年第四届优秀原创校园歌曲展演活动在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青少年们走上舞台,放声高歌,用音乐歌颂新时代,让世界聆听时代新人们的梦想之声。
300余件原创作品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
记者了解到,由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办的“让世界聆听你的歌声——2022年第四届优秀原创校园歌曲征集活动”自去年4月开始,面向全社会征集作品,分为歌曲创作和歌词创作。演唱主体为青少年。创作内容需要体现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的美好意愿,表达对校园生活、幸福成长的热爱,展现对中国共产党、伟大祖国和人民军队的赞颂。歌曲征集的创作对象分为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学生组作品可以是同学之间合作完成,也可以是学生与老师、家长合作完成。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希望借助此次活动,用反映时代主旋律的歌声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为青少年学生词、曲创作搭建平台,扩大青少年学生原创歌曲的社会影响力。征集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家长与老师的积极参与。据统计,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词、曲作品347件。经过初评、复评,共计有56首优秀作品获得等第奖。
“鼓励、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歌曲的创作中,是本次征集活动的一大特点。今年有111首作品进入学生组评选,我们欣喜地看到,部分学生集作词、作曲和演唱于一体,高涨的热情让我们看到了校园歌曲创作的未来。”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小音乐人登上舞台助力原创佳作推广普及
为鼓励获奖学生创作更多佳作,让优秀原创校园歌曲提高社会影响力和辐射面,“与爱同行——2023上海市优秀原创校园歌曲演唱会”举行。展演活动中,大小音乐人纷纷登上舞台,将作品深情演绎出来,以促进优秀原创校园歌曲的推广、普及和传唱。
《相遇》由龚果儿作词作曲,表达了十岁少年在毕业之际与母校的惜别,以及回望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师生情和同学情。窗外的玉兰树、操场边的银杏叶、小花园里的春水和落满白雪的长椅,连同老师的微笑都深深地刻在即将远行的少年的脑海里,而轻盈悠扬的旋律又将这种深情娓娓道来,推向远方。
由李学亮作词、黄正方作曲的歌曲《校园变变变》,以小见大,通过爷爷、爸爸、孩子三代人讲述校园、校舍、校貌发生的可喜变迁,讴歌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城乡带来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少年儿童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作品旋律轻快优美,领唱、伴唱及合唱的编配努力运用当今学生喜闻乐见的织体形式,让音乐更具时代感。
“有一种美丽,专属这个年纪;有一片潮汐,涌动着追梦动力……”童声合唱作品《最美日记》站在少年的角度,描绘他们最美的年纪,最美的成长。作品由青年词作家蒋帅作词、青年作曲家刘小剑作曲,旋律唯美动人,舒缓而带有艺术气息,让人们沉浸到这本“美丽、动人的日记”里。
《飞翔》这首歌由马佳玥作词、作曲并演唱,曲调由妈妈赢静雅稍作修改完成。有一年暑假,马佳玥全家去文昌看“天问一号”火箭发射。站在海边,看着蓝蓝的天空和大海,随着一声巨响,白烟起,众人欢呼,火箭呈弧形升入空中,一阵阵掌声、一声声“祖国万岁”,让马佳玥感到异常激动……旅行结束后,马佳玥写下一首小诗,还不由自主地哼唱出一些旋律,妈妈听到后,就帮忙把谱子记下来,便写下了这首歌曲。
在音乐创作和传唱中实现立德树人
当天的活动还为原创校园歌曲创作者、知名音乐人以及现场观众搭建了合作、交流、互动、共启的平台,不断扩大原创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初三学生孙宇翱是《筑梦,启航》的作曲者,他告诉记者,这次是他第一次尝试写歌。“那时恰逢学校120周年校庆,我们想着借此契机表达自己对学校的感激之情,所以在假期中我与老师合作编曲,开学后又进行了修改;其间相关歌词也被创作出来,我也参与其中,使用了一些校训校规,以及校园中的美丽场景。词曲创作完后,我们十几个师生还一起进入录音棚录制歌曲,并在学校各个地标性建筑前拍摄MV,这些经历都让我体会到了巨大的成就感。”孙宇翱表示,从最初开始创作到最后MV出炉,整个过程持续了长达半年时间,其间也遇到了不少挑战,但作品的完整呈现,让他更有信心,希望以后继续参与校园歌曲的创作。
七宝三中七年级学生孙安泽此次创作了《希望的春天》的曲,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原创校园歌曲征集活动。“我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已经学了6、7年的声乐,词曲创作虽然没有学过,但也一直希望能多多参与。”据孙安泽介绍,这首歌曲是在去年春天创作出来的,那时正是上海疫情期间,他希望通过音乐表达心意,为上海抗疫助力加油。“整首曲我花了两三天写完,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灵感,但在第二天晚上突然来了灵感,于是一气呵成。”孙安泽说,他也学过一些钢琴,创作时他会边弹边哼唱,寻找灵感,因为是第二次创作,所以相比第一次更加得心应手,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更加成熟。“爸妈对我的这个爱好很支持,我希望将来能在这方面多一些发展,成为偏原创型的歌手,这是我的梦想。”孙安泽说。
静安区陈鹤琴小学音乐教师、静安区音乐学科带头人、本次活动的推广使者陈婷表示,优秀原创校园歌曲征集与展演活动已举办多届,一次比一次的推广面更大、参与度更广。此次登上舞台的不仅有个人,还有组合,不仅有重唱,还有合唱,不仅有小学,还有中学。“随着时代的变迁,校园歌曲的主题也实现了‘扩容’,但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始终是显著的,对弘扬社会正能量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在陈婷看来,本届活动的主题是“与爱同行”,所以其初衷不仅仅停留在音乐创作上,内涵更为重要。与此同时,也要让孩子们认识到中国音乐元素在创作中的作用,要把中国的、原创的、本土的文化融合起来,使作品的立意更有内涵、更接地气,更好地发挥出青少年音乐创作的潜力。
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徐汇区汇师小学音乐教师、本次活动的推广使者张莉珉强调,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创作、传唱优秀校园歌曲,不断提升音乐涵养,积累优秀作品,在新美育教育的大背景下,寻找美、传播美,让美扎根于学校、扎根于学生、扎根于整个校园;同时通过这些优秀作品歌颂祖国、歌颂美好、歌颂未来,以这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美好生活,追求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