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臧莺
“如果你想成为慈善公益组织的一员,如果你希望为履历增添有力的一笔,如果你希望获得一份实习机会……CU欢迎你加入!”6月24日上午,中国同学联合会(Chinese Union,以下简称“CU”)2023全国大型新生线下见面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吸引了百余名学生及其家长前来参加。在与学长学姐和志愿者们的深入交谈中,新生和家长们的疑虑渐渐缓解,对即将展开的人生新旅程有了更多的憧憬和期待。
据了解,中国同学联合会由在美留学生自发组织,自2005年创设以来,一直秉承着“一切皆以服务华人为本”的准则,以慈善为目的、活动为基础、服务为宗旨,全心全意为海外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帮助与支持。目前,中国同学联合会已覆盖50余所学校,15000余名学生会员以及1100余名学生工作人员,是全美最大的留学生非营利组织。
在当天的新生线下见面会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多名在读学生走上讲台,为即将赴美留学的学弟学妹们介绍了各项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必知”事宜,并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体验和丰富经验,给予学弟学妹们指导和支持。“怎样完成学费缴纳工作?”“怎样租到心仪的房子?”“如何申请义工,成为公益志愿者?”“完成通识课程的学习后,要怎样选择专业?”“哪些课程的哪些导师,更受学生们欢迎?”“学校附近有哪些休闲购物场所?”“学校有哪些优秀社团?”“每年的校园活动有哪些?”“将来要怎样寻找到一份合适的实习工作?”“遇到心理问题怎么办?”……学长学姐们事无巨细的耐心分享,令台下新生及其家长都觉得受益匪浅,很多原本因未知而形成的担忧,顿时迎刃而解。大家纷纷互加微信群,在结识到一群新朋友的同时,也便于与学长学姐更具针对性地沟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毕业生任相如和在读研究生刘晔都是中国同学联合会的工作人员,他们利用暑假期间,来到现场为学弟学妹们排忧解难。任相如告诉记者,中国学生去到国外,对大学生活以及当地文化、环境都比较陌生,所以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虽然学校也会对海外学生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但毕竟是面向全球各地留学生的,无法对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学生有更深入的支持。“我们作为学长学姐,当然希望将自己的经验更直接地传递给学弟学妹,尤其是生活方面衣食住行的经验,令他们少走一些弯路、少遇到一些麻烦,更快适应新环境、新生活。”任相如说,除了暑假期间来国内线下见面会分享经验外,他们也会使用网络及新媒体平台,进行“落地化”的帮助、“一对一”的指导,让新生及其家长更加安心。
徐子灵即将进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专业就读,这次她作为中国同学联合会的志愿者,跟随团队一起来到上海。她说,希望借助此次活动,结识更多学长学姐,增加社交经验,提高交流分享的能力,同时也期待在大学新环境里认识更多不同的人、上更多有难度的课,让未来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Clover一大早就从苏州赶来参加这场活动,她即将进入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就读。她告诉记者,其实她对学校及其周边环境都有认真了解过,已获得了很多信息。“这次来参加活动,主要是为了多认识一些人,也许有些将来就会是我的同学或舍友。”Clover说,她还没有确定要读什么专业,想先进入大学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课程,再和导师、学长学姐交流交流,看看自己未来更适合学什么。
在见面会现场,家长们也十分活跃。不少家长向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还与早几届的学生家长互加微信,希望保持长期联系。一位崔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中学期间在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读书,已考入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我对大学的授课模式不担心,因为孩子在中学期间就很适应这种教学方法,这次主要是来了解下学校周边的环境,以及在衣食住行方面还需要为孩子做点什么;同时也想来看一下其他学生的精神面貌,大致了解下未来同一所学校的中国学生群体。”崔女士说。
据悉,此次中国同学联合会全国大型新生线下见面会除了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外,接下来还将走进北京化工大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深圳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切实为全国留学新生提供“落地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