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魏小潭
“在成长的路上,我也曾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幸而有老师们的关心帮助、有社会的资助和支持。”商务外语学院朝鲜语专业学生赵颖这样说。3月底,上海商学院在徐汇校区举行“筑梦、合作、共赢”——企业奖学金颁奖典礼暨校企合作圆桌论坛。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东湖(集团)有限公司、万隆国际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和学校一起,分别围绕企业人才需求、校企协同育人、技术赋能课程等主题展开研讨,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促进企业、学校和学生互相成长。
“筑梦、合作、共赢”——校企合作圆桌论坛现场
虽然今年高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学校始终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突出位置,加强组织协调统筹,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访企拓岗,让就业空间更广
如何护航毕业生求职之路,服务毕业“最后一公里”?这是学校一直在思考和持续回答的问题。为开拓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学校持续深入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各级领导靠前指挥,直通用人单位,直送学生上岗,着力拓宽人才出口大通道。校党委书记沈大明,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忠等校领导先后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上海分行、浦东美术馆、东方美谷企业集团等多个企业调研交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沈大明等校领导在东方美谷企业集团开展访企拓岗
“求职的道路并不舒坦。得益于学校的访企拓岗,我的职业发展发生了完全的改变。”商务经济学院苏虹宇同学说起自己的单位上海银行,一脸笑意。当然,受益的远远不止苏虹宇同学一人。截止目前,针对2023届毕业生,学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已走访用人单位142家,开拓岗位1019个,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学校还积极对接政府资源,校领导率队先后与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上海市长宁区人保局和奉贤区人保局等单位建立信息联络机制,了解人才需求、行业现状和相关企业发展情况,促进校政全方位、深层次有效联动,搭建政校合作平台。
精准服务,实现“一对一”指导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就业,学校开展就业“一对一”指导,健全完善分阶段、全覆盖的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目前学校已建有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培育)-“种子计划”职业发展工作室等五个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工作室,推出“高质量就业训练营”“职路导航”系列课程及“就业力精准指导”项目,为2023届毕业生开展各类生涯教育、就业指导活动共计71场。
“记得第一次面试,由于没经验,在与HR的交流中我很紧张,脑海一片空白,导致一份offer就这样从我眼前飞走了。后来,在老师的推荐指导下,还参与了几个资深HR的宣讲,学习到了不少求职技巧。同时,我开始不停改写和完善我的简历,做好面试准备,终于在第二次的面试里,成功拿下offer。”酒店管理学院2023届毕业生田应飞这样说起自己的就业经历。
2023年长宁区IN动力就业训练营暨上海商学院“青春筑梦 职通未来”就业训练营活动——自我认识课程《个人战略规划》
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就业“一把手工程”,坚持校、院(院区)两级就业创业工作领导机制,以及校领导深入基层调研就业工作机制,每位校领导在对接学院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就业工作调研。同时,实行就业目标责任管理,开拓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推进校企合作建设,推进更高质量就业。
供需对接,为求职之旅护航
学生在哪里,就业服务就在哪里。学校积极联系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第三方平台合作推出线上综合招聘会、二级学院专场招聘会、上海市各区专场招聘会,同时,开展“直通未来”直播带岗活动,携手BOSS直聘推出二级学院专场直播带岗活动,并在毕业申平台上推出“面试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资源和信息。
此外,学校还通过“学校-学院-学生”信息链推动招聘信息下沉,为有招聘需求的用人单位开展“简历直推”,将用人单位的岗位信息精准推送到学院,再把符合岗位需求的简历汇总到学校就业部门,最后和用人单位对接,让就业信息对接更精准。
截至目前,学校为2023届毕业生累计举办10场线下企业宣讲会,4场线上宣讲会,18场线上招聘会,共提供就业单位7194家,就业岗位117131个,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比约为55:1,为毕业生提供充足岗位,保障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稳中推进。
谈到就业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忠这样说:“我们要协同发力,补齐短板,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实施与推动我校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落实‘一把手’工程,结合各个学院,各专业不同特点,全面布局、主动谋划、创新举措、共同发力,把就业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