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柳琴
通讯员 | 刘璐等
学有所用,服务社会,是当今大学生学习的使命担当。今年7月底(7月24日—7月28日),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东西部分布式光伏调研实践团,分别前往内蒙古、山西、新疆、安徽、浙江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硕士生导师陈军博士、各地相关企业负责人和悉商6位学生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分为线下参观学习和线上交流互动两部分。首先是线下参观学习。实践团走进我国中西部基层光伏企业与当地居民家中,通过企业访谈与调研,聚焦行业前沿,更好地挖掘西部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的潜力与挑战。同时也希望可以借鉴欧洲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分布式光伏运营经验,为内蒙古、山西、新疆等中西部地区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助力“双碳”目标。
实践出真知。7月24日,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21级学生刘璐来到位于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的中国华能集团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临河热电厂进行参观调研。临河热电厂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展开企业绿色转型工作、打造智创示范工程。目前,临河热电厂分布式光伏项目已投入建设,并且在项目建成投产后,临河区将被列为国家级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区,为自治区实现灵活性改造置换新能源起到示范性作用,具有很大的调研与学习意义,与本次对西部地区分布式光伏行业发展的分析有较高的契合度。
刘璐同学在相关专家的陪同下进行了实地参观,了解屋顶分布式光伏的运行模式,随后还来到中国电建成都院·四川华伦光伏发电工程建设联合体项目部,在工程设计专家的讲解下,更具体地了解了分布式光伏在内蒙古的总体建设情况。
在线上交流环节,公司总经理郝文艺先生对企业进行的机组灵活性改造及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的成果进行介绍,并就传统石化能源企业的新能源绿色转型提供经验建议。陈军博士结合西部其他地区和江浙各地的光伏企业调研数据、以及同欧洲大学合作进行的环保研究,对光伏行业的发展愿景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如此,双方在目前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深入探讨了未来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关系。
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专家展开深入探讨。来自科特迪瓦的悉商留学生Bini Debordjo Marie O’brin通过对欧洲光伏行业相关文献的阅读,对全球不同气候下光伏发电是否具有普适性,以及伏组件回收问题产生兴趣,郝文艺先生也从多个方面对此问题做出解答。
由于内蒙古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为了对其分布式光伏产业做出更为客观全面地分析,团队成员刘璐和刘姝田还来到了位于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电力集团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实地调研,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保证安全地参观了分布在电力培训中心学校屋顶的350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为电网公司总结并网型光伏电站对电网系统影响的运行经验,为将来大范围推广建设并网光伏电站奠定基础,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7月27日,为了进一步把握中西部地区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团队成员刘哲三前往山西省大同市的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塔山光伏发电公司,展开参观调研活动。在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塔山光伏发电公司副总经理刘锐杰的陪同下,刘哲三同学近距离参观了塔山光伏发电园区所推行的太阳能产业与农业、渔业等结合的措施,了解了公司当前分布式光伏项目运营情况。随后,刘锐杰先生又带领同学们深入调度室,详细讲解关于人工观察、管控太阳能发电所需要的注意的指标。
在线上交流环节,刘锐杰先生详细向团队成员们简单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陈军博士结合当下国家政策与刘锐杰先生深入探讨了光伏发电的前景与未来发展的趋势。刘哲三同学结合前期内蒙古地区的企业调研,就两地光伏发展的共性问题与刘锐杰先生展开探讨、
7月28日,为了实现对光伏产业的全方位了解,项目成员罗霄在东部城市——合肥,展开对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专项调研。在线上会议中,阳光电源运营体系总监代成宏先生声情并茂地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阳光电源,也让大家从内部人员的角度更为深入的了解了阳光电源的使命、其在“绿电”之路上做出的不懈努力,最后他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本次社会实践让同学们收获满满,在提高上大悉商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的同时,也促使同学们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凸显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