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教育”会是什么样?教育元宇宙应用发布 | 上海教育传媒网

记者 | 白羽

 

数字时代背景下,“元宇宙+教育”应用的可能性正在被不断探索,教育元宇宙板块备受关注。

 

9月2日,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聚焦智能学习、智能测评和教育元宇宙,带来AI如何赋能教育的前瞻解读。

 

元宇宙,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其能够为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提供更为新颖的手段,而且日渐丰富的技术使教育元宇宙已不仅是畅想,更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论坛现场,华东师范大学发布了“教育元宇宙”方案:教育元宇宙研究与实践规划了三个赛道,即高教、基教、职教。

 


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鑫介绍,三个赛道既有共性的方面,也有各自特点,落地的典型场景选择和研发的重点攻关方向也会有不同的侧重。

 

高教聚焦在商科教育,2022年8月18日启动的上海MBA元宇宙中心选择数字原生的建设路径,重点关注产教融合的落地和社交属性的体现;

 

基教聚焦于科学教育,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的教育元宇宙接入舱和空间站,是软硬件和数字资源深度集成的一体化智慧空间,后续将建设面向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元宇宙试验场,审慎推进针对青少年的新技术应用,开展学生VR环境下学习能力、专注能力、抗压能力测评的系列研究;

 


而职业教育的元宇宙应用面临着场景多样性、功能需求繁杂等方面的挑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将着力开展AIGC(自动化内容生成)方面深入研究,以期为数字虚拟场景快速搭建、VR教学资源自动生成、数字人教师的实现等赋能。

 

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元宇宙新赛道与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审慎推进的需要,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同样联合数家企业创建了教育元宇宙试验场,创新性提出了“云管理平台+数字资源库+物理舱体”的建设模式。

 


接入舱、空间站、实验室,以小、中、大三种规模满足个性、前沿的教育场景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鲁力立老师分享了面向中小学的教育元宇宙科技空间场景解决方案,方案设计建造了专业、健康、智能的舱体,包含集成式沉浸技术、百种优质教育资源、针对中小学生的科幻空间与人物形象,三通路(VR眼镜、平板AR、裸眼3D)接入定制化云平台,最终支撑试验场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以集体品牌打造“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创新集成式教育元宇宙。

 

论坛现场,5G+教育元宇宙产业生态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单位覆盖产、学、研、用等多个层面。华东师大、联通、百度、风语筑、向日葵、华东师大科技园、北溟、彩滨、天睿、正元、信通院等11家联盟首批单位的代表现场共同签署倡议书,见证5G+教育元宇宙产业生态联盟的正式成立。

 

联盟单位共同倡议,作为共同推动“元宇宙+教育”行动实施的重要战略合作单位,应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全面投入“元宇宙+教育”行动的基础网络、数字基座及创新信息化应用建设,以“元宇宙”技术融合应用为导向,构建产业生态联盟,搭建标准体系,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发展,从而率先成为全国“元宇宙”技术创新策源地、创新应用先导区和产业发展主阵地。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共同致力于元宇宙融合教育发展新趋势,构建新一代教育生态。

 

本次论坛以线下会场与线上直播、元宇宙会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场嘉宾进入教育元宇宙接入舱进行沉浸式体验。

 


未来,教育元宇宙发展需要国内外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建,以推动全球智能教育协同发展,为教育创新发展全方位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