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这些身边的抗疫小故事温暖了校园里的师生 | 上海教育传媒网

记者 | 魏小潭


“我的志愿者生活从3月12日的深夜核酸检测开始。‘大白’到达学生社区的时间比预计晚了一个多小时,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们没来得及休息就又投入到了战斗中。看着他们的背影,耳边是同学们由衷的掌声和感谢声,我的眼眶突然就湿润了,在那个时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共克时艰’四个字的分量......”4月12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委宣传部与党委统战部联合党支部利用腾讯会议平台,在线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身边的感动——抗疫小故事分享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二学生楼绘琪分享了自己做志愿者时的体会。



在线分享会上,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打动了每一位同学。有人在学生社区积极“做好志愿者的志愿者”,也有毕业班学生一家三口在不同点位参与所在街道社区志愿服务的故事;有学校教职工、后勤食堂员工殚精竭虑“全力保供,温暖守护”的故事,也有党员教师化身志愿服务“多面手”担任物资运送员、秩序引导员、核酸检测协助员的故事......


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欧阳君从学校防疫工作者的视角、统战干部的视角、下沉社区党员的视角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三个抗疫小故事。他特别感慨地说:“抗疫一线的基层工作者真的太辛苦、太艰难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帮助他们。”在谈到志愿服务中最深刻的体悟时,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施晖说:“在哪里都可以发光发热,在哪里都应该传递爱心和温情。越是艰难时期,每个人都要坚守自己的阵地,固守身后的防线。无论你在哪里,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积极配合防控的各项要求,都是在为抗疫大局做贡献。” 党委宣传部李佳璐认为,老师要做好学生的主心骨,在特殊时期更应该像家人一般关心学生。要引领学生做到“坚持就是胜利”。她说:“我相信有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彼此温暖守护,我们很快将再次在校园相拥!”


在封控管理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彭鹏依然在坚持做好校园内的党史理论宣讲,40名党史宣讲成员与全校所有学生社区楼宇结对共建,为每栋楼准备了党史理论宣讲、朋辈辅导等线上活动。在对接大一和研一两栋楼宇之后,彭鹏收到了学习学妹写的一段话:感谢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你,或许你是为我们准备三餐的老师,或许你是核酸检测的志愿者,或许你是清理社区环境的阿姨,或许你是很多很多人,正因为有你们,才有校园的美好与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芦书宁表示:“那么多领导、老师、食堂师傅、保安大叔都夜以继日地努力,相信我们一定会早日迎来胜利。我相信只要大家都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黄海钰引用鲁迅先生名言说道:“谢谢你们,每一个看得见、看不见的你们!感谢你们为这个集体的无私奉献,辛劳付出,你们是上经贸大最美的风景,你们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盛放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