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医学院开学:疫情之下,更多高分学霸选择学医 | 上海教育传媒网

记者 | 魏小潭

 

金秋九月,又逢一年入学季,一批带着稚气、自信与理想的医学新生们踏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许多考生更加深刻认识到医学的重要性,从而义无反顾地选择学医。


根据2021年高考录取结果显示,全国30个招生省市中,近三分之二省市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高居综合性大学前五位。多个省市录取临床医学专业的新生高考成绩达到省前100名,交大医学院录取的上海考生分数达600分以上的人数逐年增加。各省市的高分学霸纷纷情定交医,他们表示,交大医学院领先的教学模式,一流的科研环境,丰富的临床资源,都是吸引他们筑梦交医的重要原因!

 


“学医是我儿时的梦想”

 

来自上海中学的郑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交大医学院,从小他便常常从外公那里听到“第二医科大学”的故事,那是交大医学院的前身,这让他对这所学校抱有无限的憧憬,他说:“我的幼儿园在重庆南路,就在交大医学院黄浦校区隔壁,每天上下学总能看到,这记忆其实是尤为深刻的,我求学之路的开始,就和交大医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做医生就是我儿时的梦想。”最终,他从一个在围墙外一侧张望的小男孩变成了医学院的一员,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来自上海中学的郑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交大医学院

 

来自浙江金华第一中学的陈睿从小就目睹了外婆被疾病折磨的痛苦,数次的骨髓穿刺和医生的全力治疗却终究留不住外婆离去的脚步,这种无力感深深地印在了陈睿的心中,她说道:“我体验的是离别,看到的却还有现代医疗在某些领域的空白,而我希望以自己的一腔热情弥补那些空白。”这也成为了陈睿走上医学之路的初心。



“从医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双胞胎姐妹衣方和衣圆双双被交大医学院录取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双胞胎姐妹衣方和衣圆,双双被交大医学院录取,报志愿前曾有师长提醒她们医学之路的艰难险阻,可两姐妹却认为:“从医的过程是切身感受现实世界的过程,能体会救助病患的快乐,满足‘被需要’的心理,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正是这种对于自身价值的深刻剖析,让她们坚定地选择了交大医学院。

 

来自上海市建平中学的王瑞珂提到自己出生于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交医非常有缘分。而对于医生这个职业,她说到“既然是人们的刚需,那就是我的责任”,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体现了一个医者的大爱。而她对于在人才济济的交大医学院即将面临的压力与机遇,也是不曾畏惧,满心期待。

 


“模糊的向往在疫情的洗刷下,愈加明晰”

 

来自湖南省长郡中学的曹宇萌即将就读于交大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她的父母都是在当地疾控中心工作,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她看到父母日以继夜地坚守岗位,有时甚至一个多月都无法回家,这让她意识到了疾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她说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呼唤我投身公共卫生事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父母指引我前进的方向,还有什么专业比预防医学更适合我呢?”于是她毅然决然地接过父母的接力棒,开始在预防医学领域书写自己的篇章。


在父母的影响下,曹宇萌即将就读于交大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


来自江苏省启东中学的薛婷瑜,小时候认为医生是令人畏惧的,后来通过不断地阅读医学著作体会到了医学的伟大,而这次的疫情让她最终坚定了当一名医生的信念:“模糊的向往在疫情的洗刷下,愈加明晰。在新冠疫情下,没有谁是天生的勇者,但总有人用热血融化恐惧。我想我愿意成为一名医生。”


来自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的黄浩男,也是因为这次疫情而决定投身医学,他说:“历经新冠疫情的冲击,目睹或耳闻白衣天使的战役之行,我心中的学医梦也就此展开花朵。我深刻感受到了白衣使者的伟大,对自己的梦想更加笃定。我无比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加入他们‘战在第一线’。”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也是他高考填写的唯一一个志愿。